三因素决定大米品质开展食味评价“纠偏”

在吉林省大力推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的大环境下,建议国家支持吉林省成立国际食味评价联合研究中心,使我们好吃的水稻品种能够满足生产市场的需求。

稻米品质是品种本身内在的遗传特性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遗传特性来看,胚乳的细胞学发育、充实过程以及胚乳最终贮藏物质状态、数量、分子结构等与稻米品质有直接的关系。总体来说,影响稻米品质的有三大因素,即产地因素、品种因素、环境因素。

品种第一产地第二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中,产地因素是第一因素,第二因素是品种。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品种作用越来越重要,上升为第一因素,产地因素变成第二因素。

据了解,1989~1992年,日本做了两次大米特A产地的普查,其中有6个县、2个品种达到了特A级别;2000~2003年则是7个县、5个品种;2013~2015年两次大米特A产地调查,则已经上升到25个县、15个品种,日本的特A稻米品种遍布区域越来越广,特A级稻米是日本最好的大米。

目前,日本的水稻专家及学者研究认为,在影响水稻品质的因素及权重中,品种占12%,产地气候占12%,栽培方法达到17%,收获到餐桌干燥、储藏、碾米、煮饭共占54%。

好吃的大米,其支链淀粉一般在17%,超过这个数,如果达到20%以上,饭都不好吃。所以,大米的口感关键在于支链淀粉的含量。

以吉林为代表的国内水稻品种研究来看,品种还是第一位的,但国内对大米品质的相关研究还到不了日本目前如此细化的水平。

从2015年开始,吉林省把品质作为第一目标,产量作为第二目标。

吉林省最有代表性品种的就是“吉粳511”,2016年上半年的一次品鉴会上,日本送审4个品种,我国拿出6个品种,其中就有“吉粳511”。经过20多个专家的盲评,“吉粳511”的好吃程度赢得第二名,第一名仍是日本品种。

“吉粳511”在我国历史上推广时间最长,达10年之久,推广面积4000万亩以上,被称为“世界最好的粳稻的品种”。截至目前,该品种不仅产量喜人,抗病性也非常好。

环境因素影响大影响稻米品质的环境因素包含自然生态因素和耕作栽培等人为因素。温度的高低影响水稻灌浆和淀粉的充实与沉积速度,其中,对水稻食味品质影响最大。 光照充足,有利于灌浆,水稻籽粒饱满。光照不足,水稻籽粒充实不良,千粒重降低,不成熟粒增加。土壤对品质的影响情况相对复杂。研究普遍认为,花岗岩母质土壤种稻品质优良,其次是火山灰土,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温度高。

温度和光照对水稻灌浆全过程有直接影响。研究认为,适合水稻灌浆的温度是22~23度,低于22度、超过23度灌浆都不好。例如,南方的稻米口感欠佳,就是因为温度高、生长期短。

吉林省8月份的平均气温接近21.4度,灌浆期基本都保证在22~23度,光照时间超过50%。以日本为例,各个优质大米产区光照都接近50%,但很少有超过50%的。

从水资源来看,吉林省分五大流域,即三江两河,长白山作为源头是三江一河,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绥芬河,辽河的源头在辽源,都是无污染的天然水系。

另外,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连续15年对吉林省大米产品农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无一超标。

这充分说明“吉林大米”担得起“更安全”的卖点。

吉林省的水稻主要是两大害虫:一个是水象甲,从日本传到中国,我们用白僵菌防治,成效达到80%~90%,而且白僵菌对农产品没有任何危害;另一种害虫水稻二化螟则用赤眼蜂来防治,吉林省政府每年拿出8000多万无偿给农民防治病虫害。所以,吉林省的化学农药使用相对用的少,连续10多年没有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优良食味品种数量不足,下一步要加强优良食味品种选育力度,给该类品种审定开绿灯,加快审定。

同时,加强水稻食味评价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强食味评价员的培训与选拔,纠正国内消费市场对香米的偏爱。

比如,国内市场上很欢迎的稻花香、长粒香,在日本的大米食味评价中,香气重的品种不参与评价,因为日本更重视的是大米的口感和营养,我国大米市场这方面的目标错位也亟待纠偏。

在吉林省大力推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的大环境下,建议国家支持吉林省成立国际食味评价联合研究中心,目前看美国这方面研究的也非常好,日本研究的也非常好,美国和日本比较有代表性的科研单位和公司都在和我们吉林合作,我们争取把这个国际联合中心建立起来,使我们好吃的水稻品种能够满足生产市场的需求。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六安利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首页
  • 联系电话
  • 信息
  • 企业位置
  • 扫码加好友